泰山之巔
泰山,五岳之首,與他山不同之處,除了山石草木極為豐富之外,莫過于其文學底蘊之厚重,千百年來引無數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競相來此提筆留足,是我們一直心心向往的神圣之地。
9月9日早上,我們滿懷期待地抵達了泰山腳下——紅門,仰望籠罩在晨光之中的泰山,愈發顯得偉岸高大,更加激發了我們登頂膜拜的決心。
毛澤東題字: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
從紅門出發,一路經過一天門、迎天門,到達泰山山腰——中天門,最顯眼的莫過于盤路兩旁的石刻,有的娟秀,有的靈氣,有的穩重,有的狂放,各有各的風華,各有各的來歷。從山底的“既雨晴更佳”、“夢游天地外”到十八盤的“共登青云梯”,再到岱頂的“山高望遠”、“擎天捧日”,石刻與風景相隨。古往今來,從秦始皇的《李斯篆碑》,唐玄宗的《紀泰山銘》,到宋朝的《祥符碑》,明萬歷年間的《彌高》,清光緒年間的“五岳獨尊,昂首天外”,到毛主席的“數風流人物,還看今朝”,既有洋洋數千言的長篇巨制,也有驚人一字;既有大家之手,也有石匠之作,無一不為泰山的文化色彩增添了一筆重墨,欣賞石刻,仿佛是在閱讀歷史,感受時光。途中不時也會有很多古跡建筑,如斗母宮、云步橋等,風格各異,充滿了傳奇色彩。眼前的風景漸入佳境,但整個爬山過程由最初的輕松自如漸漸變得體力不支,尤其望著將要挑戰的十八盤,不禁有些望而卻步,但是想著登頂的決心,加上同伴的鼓勵,我們埋頭一步一步登上石階,終于到達了南天門?;厥赘╊?,才更加覺得山路的險峻陡峭。細細想來,登山的過程也跟人生之路一樣,設立好目標,腳踏實地,一步步走來,方能成功。路上淌下的每一滴汗水,記錄著大家的堅持不懈,也讓成功后的喜悅顯得更加珍貴。
小憩之后,我們向泰山最高點——玉皇頂進發,這個時候,我們才真正體會到“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”的感覺,“造化鐘神秀”非泰山莫屬,徐向前元帥的“登高壯觀天地間”,讓心懷驀然打開。只有心胸寬廣了,才能像泰山一樣吐納風云,這也許正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另一層含義吧。隨著云霧漸起,朦朧中,望著起伏的群山以及若隱若現的樓宇廟閣,宛如仙境,美麗至極。
中流砥柱石刻
第二天下山,我們選擇了后山桃花源路線,這才驚奇地發現,原來泰山除了山峰巍峨與文化韻味,竟有如此婉約與秀麗的一面,剛剛經歷過秋雨洗滌的后山,一路上,溪水潺潺,蟲鳴鳥語,彩石各異,真可謂一步一景,不得不令人慨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
“仁者樂山”,此次泰山之行,不僅讓我領略了岱宗的巍峨壯觀與旖旎怡人,同時身心也得到了磨礪。泰山的一草一木,一水一石,一字一碑都讓人回味無窮,正如泰山石刻上古人提字“望松云壑,五岳獨尊”。
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紅門路地圖
0538-96008888
全天開放
還沒有人說話,你來說兩句吧